每日經濟新聞 2025-08-20 12:40:01
每經記者|段思瑤 每經編輯|段煉 裴健如
“我前兩天剛定完車,今天就趕緊來4S店走置換的流程,擔心補貼很快就結束了。”8月19日,下定了一輛奧迪Q3的車主張利(化名),一大早就趕往位于武漢洪山區(qū)的一汽奧迪4S店,想趕在政策結束前拿到1萬元的置換補貼。
8月17日,武漢市商務局發(fā)布的《關于調整武漢市2025年汽車以舊換新政策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提到,“武漢汽車置換更新政策自2025年8月19日24時起暫停實施”。但在8月18日,武漢市商務局疑似“撤回”了該《公告》。
8月1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撥打了武漢商務局的咨詢電話,對方始終處于占線狀態(tài),但提示音表示“置換更新政策可正常申報,政策執(zhí)行時間以湖北省商務廳和武漢市商務局官方公告為準”。截至目前,武漢市商務局官網已查找不到上述《公告》。
據武漢某一汽奧迪4S店銷售人員在8月19日向記者透露:“武漢市置換更新政策已延期到8月底了。”
多地已調整汽車置換補貼申領方式
按照湖北省汽車置換更新補貼政策,自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個人消費者在湖北省內轉讓登記在本人名下的乘用車并購買乘用車新車,轉讓車輛、新購車輛分別完成轉讓登記、注冊登記,按新購乘用車含稅銷售價格分檔給予一次性補貼。
“目前雖然還沒有接到通知說置換補貼不能申報,但周邊的省市已經有停止申領補貼的,估計武漢的置換更新補貼政策也很快就要結束了?!蔽錆h某長安汽車4S店銷售人員向記者表示,最近前來看車的人相比7月有所增加,很多人都是想趕在武漢市置換更新補貼政策結束前購車。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資料圖)
據記者了解,進入8月份,包括青海、貴州、內蒙古自治區(qū)等多地暫停了汽車置換更新補貼。其中,內蒙古自治區(qū)多地不僅暫停了汽車置換更新補貼,也暫停實施汽車報廢更新政策。而早在今年6月,鄭州市商務局、洛陽市商務局兩部門都發(fā)布了關于暫停2025年汽車置換更新業(yè)務受理的公告。
記者注意到,陜西等地雖未暫停2025年汽車置換更新政策,但調整了申領方式。以咸陽市為例,汽車置換更新補貼按照先領取資格、再申報補貼的流程實施。陜西某吉利汽車4S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不同于上半年申請汽車置換更新補貼很容易,訂車當天就能辦好,現在補貼名額數量有限,我們幫客戶辦理置換流程就得一天?!?/span>
在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專務副秘書長許海東看來,今年上半年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領進度大超預期,由于年初就確定了全年3000億元的補貼資金支持,下半年各地開始調控補貼發(fā)放進度是可以理解的。
多個刺激汽車消費政策“接棒”
以舊換新政策對車市的拉動作用十分顯著。根據商務部數據,截至5月31日,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累計申請量達412萬份,按照月度節(jié)奏測算,5月以舊換新申請量達到123萬輛,較4月的109萬輛增長13%,相對6月私人家用乘用車零售規(guī)模,大約近70%的私人購車用戶是以舊換新政策的受益者。
“補貼能降低購車成本,激發(fā)消費者購車欲望,其暫停會使部分預算有限的消費者推遲購車計劃,加劇觀望情緒,影響車市銷量表現?!备=ㄈA策品牌定位咨詢創(chuàng)始人詹軍豪認為,暫停汽車補貼短期內會對下半年車市產生一定影響。
進入7月以來,整體車市活躍度明顯下降。中汽協(xié)數據顯示,7月,全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9.1萬輛和259.3萬輛,環(huán)比分別下降7.3%和10.7%。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記者注意到,個人消費貸款等政策正在“接棒”以舊換新政策。8月12日,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jiān)管總局印發(fā)《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明確對符合條件的個人消費貸款給予財政貼息,對于5萬元以上的消費,貼息計算以5萬元為上限。以5年期20萬元汽車貸款為例,貼息后實際利率下降1%,月供可減少約170元,總利息節(jié)省超1萬元。
此外,重慶等地也在追加汽車置換補貼的金額。8月15日,重慶商務委員會發(fā)布《關于調整2025年汽車置換更新補貼有關政策的通知》,追加安排3億元預算資金用于2025年三季度汽車置換更新補貼,并采取分月投放方式執(zhí)行。
乘聯分會方面認為,“各地大力度推動‘兩新’政策落地實施,有效釋放內需活力,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效果明顯,汽車行業(yè)效益改善明顯落后其他消費品。同時隨著國家‘反內卷’工作持續(xù)推進,對改善行業(yè)利潤的促進效果也已經有所體現”。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記者|段思瑤
編輯|段煉 裴健如 杜恒峰
校對|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chuàng)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