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色综合,我要看黄色一级大片,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四川一级黄色片,亚洲欧美操,国产高清自拍视频,天天干天天舔天天操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全國碳市場運行2周年:交易規(guī)模超110億元,專家稱行業(yè)單一影響交易活躍度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16 15:42:06

◎上海環(huán)交所公開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14日,全國碳市場正式運行兩年來,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約2.4億噸,累計成交額約為110.3億元。

◎中財綠指首席經濟學家施懿宸指出,當前階段碳交易價格過高會給企業(yè)帶來成本壓力,而且如果完全放開變成市場化,碳價很有可能會遭遇炒作。“目前政策是設定區(qū)間值的方式,來防止價格波動過于劇烈,從趨勢上來看(價格)是向上走的?!?/p>

每經記者|黃宗彥    每經編輯|魏官紅    

7月16日是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碳市場)正式運行2周年的重要節(jié)點。根據上海環(huán)境能源交易所(以下簡稱上海環(huán)交所)公開數據,截至今年7月14日,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約2.4億噸,累計成交額約為110.3億元。

作為助推“雙碳”目標順利落地、促進綠色發(fā)展的重要舉措,全國碳市場自落地以來就承載了多方期待。盡管成交時間只有兩年,成交規(guī)模已屬于全球領先水平。

不過,由于全國碳市場還屬于發(fā)展初期,目前僅有電力行業(yè)被納入交易范疇,且從去年的成交量和成交單價來看,整體碳市場活躍度不高,去年成交量僅為0.51億噸,成交金額為28.1億元,相較2021年有大幅度下降。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高級學術顧問、中財綠指首席經濟學家施懿宸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是一個正?,F象,由于目前碳配額是由國家統籌發(fā)放,總量根據“歷史法”或“基準法”,需要跟上一年的需求和產能情況掛鉤。“上一年產能多,碳交易需求大,碳配額自然多,反之亦然。”

至于我國碳交易價格較低的情況,施懿宸認為,一方面,碳交易價格過高會影響企業(yè)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國碳市場缺乏金融屬性,價格也不宜劇烈波動,調控在一個區(qū)間較為合適。“不過總體來看,(價格)趨勢是往上走的”。

兩年交易規(guī)模超110億元,市場仍缺乏金融屬性

上海環(huán)交所公開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14日,全國碳市場正式運行兩年來,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約2.4億噸,累計成交額約為110.3億元。

據央視新聞日前報道,生態(tài)環(huán)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陸新明表示,第一個履約周期的配額履約率達到99.5%,應該來講效果還是很好的。通過碳市場兩年的運行,企業(yè)減排的意識明顯提高,節(jié)能降碳改造的積極性明顯增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盡管交易規(guī)模創(chuàng)新高,去年全國碳市場成交量僅為0.51億噸,成交金額為28.1億元,相較2021年的1.94億噸、近85億元,有大幅度下滑。

對此,施懿宸向記者分析稱,目前碳配額是國家統一發(fā)放,依據“歷史法”或“基準法”并參照前一年的配額和交易量。“當時銅從2萬元每噸漲到7萬元每噸,類似的制造企業(yè)需求就非常高,第二年的配額自然就高。當產能下降,相應的需求也下降,配額就定得少,交易量自然也會有影響。”

也正是由于當前碳配額以免費發(fā)放為主,有觀點認為這種方式不夠市場化,影響了碳交易的價格發(fā)現。

在6月下旬舉辦的2023阿里巴巴羅漢堂數字經濟年會上,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曾坦言,“我國碳市場距離預期目標很遠,最大的問題就是配額免費,這種市場不可能對碳價進行正確定價。”

在施懿宸看來,目前我國碳市場缺乏金融屬性。“之前有5家券商獲準參與碳交易,但做得怎么樣目前沒有更多信息,所以整個市場是缺乏金融屬性的。”

不過他同時表示,當前階段碳交易價格過高會給企業(yè)帶來成本壓力,而且如果完全放開變成市場化,碳價很有可能會遭遇炒作。“目前政策是設定區(qū)間值的方式,來防止價格波動過于劇烈,從趨勢上來看(價格)是向上走的。”

CCER將重啟 須警惕“漂綠”行為

除了受免費配額影響,目前僅有電力行業(yè)被納入交易范圍也是抑制碳價和交易活躍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有關行業(yè)擴容的呼聲日漸高漲。

記者注意到,近日鋼鐵行業(yè)納入全國碳市場專項研究第二次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提出了鋼鐵行業(yè)納入碳市場的初步方案。據了解,其他被重點關注的高排放行業(yè),如石化、建材等也相繼召開了相關會議。

毫無疑問,如果碳市場進一步擴容,將對交易規(guī)模和活躍度產生積極影響。

至于哪個行業(yè)將優(yōu)先被納入,外界有不同猜測。對此,施懿宸認為,對出口競爭力影響比較小的行業(yè)被優(yōu)先納入碳市場的可能性比較大。同時,他指出,這與歐盟未來實施的碳邊境稅也會有一定關系。“一旦正式征收碳邊境稅,對鋼鐵、水泥、化肥等行業(yè)的沖擊比較大。因為歐洲汽車產業(yè)涉及的鋼鐵很多是從我國進口。”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的重啟也被提上日程。作為我國碳市場兩種最主要的交易產品之一,CCER自2012年上線,又在2017年被暫停交易至今已有6年。有觀點認為,市場上的自愿碳減排供給量遠低于需求量,如在此時重啟,將可能直接帶動自愿減排需求量的增長,從而增加碳市場的整體交易活躍度。

施懿宸認為,CCER可以讓不是被控排的企業(yè)也有減排的動力,因為可以把碳排放權變成資產進行交易,何樂而不為。只是CCER不能泛濫,必須要制定一個標準,以及具有第三方的審查,否則就容易產生“漂綠”行為。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40023387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7月16日是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碳市場)正式運行2周年的重要節(jié)點。根據上海環(huán)境能源交易所(以下簡稱上海環(huán)交所)公開數據,截至今年7月14日,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約2.4億噸,累計成交額約為110.3億元。 作為助推“雙碳”目標順利落地、促進綠色發(fā)展的重要舉措,全國碳市場自落地以來就承載了多方期待。盡管成交時間只有兩年,成交規(guī)模已屬于全球領先水平。 不過,由于全國碳市場還屬于發(fā)展初期,目前僅有電力行業(yè)被納入交易范疇,且從去年的成交量和成交單價來看,整體碳市場活躍度不高,去年成交量僅為0.51億噸,成交金額為28.1億元,相較2021年有大幅度下降。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高級學術顧問、中財綠指首席經濟學家施懿宸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是一個正?,F象,由于目前碳配額是由國家統籌發(fā)放,總量根據“歷史法”或“基準法”,需要跟上一年的需求和產能情況掛鉤?!吧弦荒戤a能多,碳交易需求大,碳配額自然多,反之亦然?!? 至于我國碳交易價格較低的情況,施懿宸認為,一方面,碳交易價格過高會影響企業(yè)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國碳市場缺乏金融屬性,價格也不宜劇烈波動,調控在一個區(qū)間較為合適。“不過總體來看,(價格)趨勢是往上走的”。 兩年交易規(guī)模超110億元,市場仍缺乏金融屬性 上海環(huán)交所公開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14日,全國碳市場正式運行兩年來,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約2.4億噸,累計成交額約為110.3億元。 據央視新聞日前報道,生態(tài)環(huán)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陸新明表示,第一個履約周期的配額履約率達到99.5%,應該來講效果還是很好的。通過碳市場兩年的運行,企業(yè)減排的意識明顯提高,節(jié)能降碳改造的積極性明顯增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盡管交易規(guī)模創(chuàng)新高,去年全國碳市場成交量僅為0.51億噸,成交金額為28.1億元,相較2021年的1.94億噸、近85億元,有大幅度下滑。 對此,施懿宸向記者分析稱,目前碳配額是國家統一發(fā)放,依據“歷史法”或“基準法”并參照前一年的配額和交易量?!爱敃r銅從2萬元每噸漲到7萬元每噸,類似的制造企業(yè)需求就非常高,第二年的配額自然就高。當產能下降,相應的需求也下降,配額就定得少,交易量自然也會有影響?!? 也正是由于當前碳配額以免費發(fā)放為主,有觀點認為這種方式不夠市場化,影響了碳交易的價格發(fā)現。 在6月下旬舉辦的2023阿里巴巴羅漢堂數字經濟年會上,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曾坦言,“我國碳市場距離預期目標很遠,最大的問題就是配額免費,這種市場不可能對碳價進行正確定價?!? 在施懿宸看來,目前我國碳市場缺乏金融屬性?!爸坝?家券商獲準參與碳交易,但做得怎么樣目前沒有更多信息,所以整個市場是缺乏金融屬性的?!? 不過他同時表示,當前階段碳交易價格過高會給企業(yè)帶來成本壓力,而且如果完全放開變成市場化,碳價很有可能會遭遇炒作。“目前政策是設定區(qū)間值的方式,來防止價格波動過于劇烈,從趨勢上來看(價格)是向上走的?!? CCER將重啟須警惕“漂綠”行為 除了受免費配額影響,目前僅有電力行業(yè)被納入交易范圍也是抑制碳價和交易活躍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有關行業(yè)擴容的呼聲日漸高漲。 記者注意到,近日鋼鐵行業(yè)納入全國碳市場專項研究第二次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提出了鋼鐵行業(yè)納入碳市場的初步方案。據了解,其他被重點關注的高排放行業(yè),如石化、建材等也相繼召開了相關會議。 毫無疑問,如果碳市場進一步擴容,將對交易規(guī)模和活躍度產生積極影響。 至于哪個行業(yè)將優(yōu)先被納入,外界有不同猜測。對此,施懿宸認為,對出口競爭力影響比較小的行業(yè)被優(yōu)先納入碳市場的可能性比較大。同時,他指出,這與歐盟未來實施的碳邊境稅也會有一定關系?!耙坏┱秸魇仗歼吘扯?,對鋼鐵、水泥、化肥等行業(yè)的沖擊比較大。因為歐洲汽車產業(yè)涉及的鋼鐵很多是從我國進口?!?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的重啟也被提上日程。作為我國碳市場兩種最主要的交易產品之一,CCER自2012年上線,又在2017年被暫停交易至今已有6年。有觀點認為,市場上的自愿碳減排供給量遠低于需求量,如在此時重啟,將可能直接帶動自愿減排需求量的增長,從而增加碳市場的整體交易活躍度。 施懿宸認為,CCER可以讓不是被控排的企業(yè)也有減排的動力,因為可以把碳排放權變成資產進行交易,何樂而不為。只是CCER不能泛濫,必須要制定一個標準,以及具有第三方的審查,否則就容易產生“漂綠”行為。
碳交易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