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色综合,我要看黄色一级大片,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四川一级黄色片,亚洲欧美操,国产高清自拍视频,天天干天天舔天天操

每日經濟新聞
上市公司調查

每經網首頁 > 上市公司調查 > 正文

“財經記者派”強勢崛起 將成私募“第三極”

2010-07-11 23:57:47

財經記者在私募界的成功并不偶然,他們的智慧并不比公募基金或者券商研究員出身的私募基金差

每經記者  毛晉楠

        隨著2010年上半年行情落下帷幕,陽光私募基金的座次重新排定。在A股市場大跌近30%的背景下,一群出自財經媒體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開始受到業(yè)界的關注。

        截至6月30日,由前《上海證券報》記者李威掌管的山東信托·彤源2號,上半年取得了17.36%的收益,在已公開業(yè)績的陽光私募產品中排名第4位。

        財經記者轉行私募界,李威并非是唯一的成功者。2009年中期,前《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記者唐雪來開始執(zhí)掌新價值1期信托產品,至當年底,新價值1期在全部私募產品中的年度業(yè)績已從唐雪來接手時的30多名躍升至第2名,僅僅落后于新價值另一只產品新價值2期。而在2009年,同樣是財經記者出身的童第軼掌舵的第一只信托產品以137.20%的收益率,讓龍贏富澤成為私募公司的年度探花。有分析人士認為,記者派將有望成為繼公募、券商兩派后,私募基金界的“第三極”。

        “財經記者在私募界的成功并不偶然,他們的智慧并不比公募基金或者券商研究員出身的私募基金差。”壹私募網研究總監(jiān)劉進義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  

記者派私募躲過大跌

        受刺激政策退出預期、房地產調控力度加大、歐債危機蔓延的影響,滬深300指數(shù)在2010年上半年跌幅達28.32%,為全球主要股票市場跌幅之冠。

        根據(jù)私募排排網研究中心不完全統(tǒng)計,在449個非結構化私募證券信托產品中,存續(xù)期在半年以上的共有356個  (同比上期新增6個),平均收益率為-6.68%,跑贏指數(shù)21.64個百分點,而股票型公募基金今年的收益率為-18.99%。

        不過從榜單上看,明星私募基金在今年上半年依然表現(xiàn)良好,羅偉廣、石波等人依然保持在第一梯隊,江暉的星石系、李華輪的朱雀系也維持著正收益。

        與此同時,私募界也出現(xiàn)了不少新面孔,比如曾任國信證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師的湯小生管理的華寶1號,就以13.23%的收益率排名第7位,游資大鱷徐翔掌舵的澤熙瑞金1號,則以18%的收益率,拿下上半年冠軍。

        私募界以私募經理出身而論,主要是公募派、券商派、民間高手派和股評派這4種派系。從上半年的業(yè)績來看,公募派和券商派幾乎控制了陽光私募的話語權,石波、江暉等公募派保持著慣性運行,李華輪、羅偉廣代表的券商派也一直排在私募界的第一梯隊。而財經記者這個新派系也開始出現(xiàn)。根據(jù)統(tǒng)計,李威管理的彤源2號在上半年實現(xiàn)了17.36%的收益,可謂巾幗不然須眉;而唐雪來由于只管理了4個月的新價值1期,但是也實現(xiàn)了0.78%的收益。童第軼管理的宏利2期·龍贏在今年上半年的收益為-0.89%。

        從目前來看,記者派私募經受住了上半年大跌的考驗,將有望成為繼公募、券商兩派后,私募基金界的第三極。

視野開闊是優(yōu)勢

        對于財經記者在中國私募界的成功,童第軼稱并非是中國的個案。

        “華爾街也是這樣,研究做得最好的基金經理履歷可以發(fā)現(xiàn),第一是學新聞出身,第二是學歷史出身。記者比較敏感,感知快、視野特別寬,而不是局限于某個行業(yè),這跟研究員出身的基金經理不一樣。市場的熱點炒了又換,但是都有邏輯在支撐,不可能只看醫(yī)藥或者只看鋼鐵,這些不是每年都有的機會。”童第軼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

        童第軼表示,做媒體記者和做別的行業(yè)相比,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拓寬了視野和眼界。“除了做市場、制度建設方面的報道外,我還曾在國際財經新聞版塊任過編輯,也正是在那個時候我才真正接觸和學習到巴菲特等國際投資大師的投資理念和投資方法。而這些令我意識到,在這個市場上,沒有什么是不能想象和發(fā)生的。我們投資者需要做到的,就是要全面地真正去認清事件背后的東西。”

        “做媒體記者,特別是財經媒體記者,最大的特點就是對政策非常敏感。像今年,國家有很多政策出臺,這些政策也直接影響了資本市場,像以海南國際旅游島為代表的區(qū)域經濟、3G、新能源等板塊都產生了交易性機會,而財經記者有非常敏銳的嗅覺,能夠抓住這些機會。”劉進義表示,記者派私募的成功與他們在財經媒體的經歷是分不開的,而對于學術派出身的基金經理,在去年和今年這種行情中,就很難賺到錢。“這些人太理性,在這兩年反而很難賺到錢。”

        劉進義表示,對政策的敏感也使得記者派在最近兩年的操作很成功,有機會時敢于重倉出手,沒機會就謹慎觀望規(guī)避風險。“我知道唐雪來、童第軼都非常聰明,思維很有跳躍性,對于資本市場的認識非常獨到。年初我和童第軼交流,他一直很謹慎,3月份的時候倉位已經很低了。”

私募成財經記者轉行首選

        在中國,媒體的從業(yè)人員以年輕人居多,每年的應屆畢業(yè)大學生總能給媒體補充足夠的新鮮血液。在年輕人的競爭之下,很多記者很難在媒體干到退休,中途轉行者不在少數(shù)。

        而轉行者中并不乏成功的案例,其中對于財經記者而言,轉行做私募似乎前景更為樂觀。

        “財經記者的工作本來就涉及到資本市場,這也使得他們擁有了先天的優(yōu)勢。”唐雪來說。

        “希望轉行做投資的財經記者,私募行業(yè)為他們提供了最好的平臺。”劉進義表示,英雄不問出處,私募基金更看中業(yè)績,并不會對之前的投資背景有太高要求。“但在公募基金卻非常強調背景,據(jù)我了解在公募基金中,上海財大、復旦大學這些學校的畢業(yè)生最受歡迎,所以記者在公募基金中擔任基金經理至今幾乎沒有出現(xiàn)過。”

專訪童第軼:銀行地產股有交易性機會

  NBD:股指回到了2500點之下,市場見底了嗎?

        童:機會應該不小,漸趨樂觀吧,這與邏輯也是吻合的。藍籌股從去年8月以來的下跌是因為緊縮政策,包括貨幣政策和產業(yè)政策調整,但是如果經濟復蘇確定有問題,相信政府會放松政策,或者說推出新的刺激政策。前段時間的下跌反應了過度悲觀的預期,但是短期內經濟大幅下滑并不會出現(xiàn),至少兩年內不存在這一可能性。最近一年藍籌股的調整反應了過度負面的經濟預期,短期內股市不會這么快地出現(xiàn)大漲大落,應該是區(qū)間震蕩。NBD:有什么信號支持你的邏輯嗎?

        童:大盤股不跌了,銀行股、地產股有資金在流入,感覺有機會。

        NBD:房地產最近走勢的確很強。

        童:對比現(xiàn)實情況和房地產股的估值,能感覺到反差是很劇烈的,一些房地產股的估值對應房價已經是出現(xiàn)了半價的估值,但是房產企業(yè)一旦降價10%~20%,住房很快就賣光了,顯示剛性需求還在,只要降價就一定賣得掉。你看萬科、保利的6月份數(shù)據(jù),也顯示房子賣得好,所以說明是悲觀預期過度了。

        NBD:那你看好房地產股嗎?

        童:對,我傾向于看好金融和地產,金融就是銀行和保險,地產中則是大市值品種,而且我不認為銀行和地產屬于周期類。

        NBD:不看好消費嗎?

        童:消費我不看好。上半年市場發(fā)生了背離,藍籌跌、消費股漲,里面包含了大家對消費過度樂觀的預期,以及對藍籌股過度悲觀的預期。但是上半年大盤股下跌是給予了經濟二次探底預期的估值,但未來是否二次探底還不確定,就給這么低的估值,未來一旦有變動,估值必然向上修復,其中的機會并不小。而對消費的預期過于樂觀,未來存在預期不能實現(xiàn)的風險。

        NBD:既然看好后市,你在近期加倉了嗎?

        童:最近在逐步提高倉位,當然都是做交易性的機會,我還在進一步觀察,一旦市場機會確立,我的倉位會提升很快。

        NBD:下半年的投資是否可以樂觀?能重返3000點嗎?

        童:下半年一定有機會,首先看藍籌股機會,其次看國家的政策,是否會放松或者出臺新的刺激措施。下半年不排除見到3000點的可能,市場的走勢總是超過預期,要么漲過頭,要么跌過頭,比如你認為2600點是底,結果跌到2300點,所以不能人為限制一個框架。

專訪唐雪來:凈值不漲到1.1元  新產品倉位不超20%

  NBD:為什么會選擇轉行?

        唐:興趣所在吧。記者中轉行的人不少,我算是隨大流的一個。

        NBD:做投資和做記者,有什么區(qū)別?哪個壓力更大?

        唐:做投資的壓力肯定比當記者大一些。做記者得趕稿子,壓力也大,還不能出錯;而投資的壓力主要來自業(yè)績和排名,另外做投資很難徹底休息,它是一個連貫的過程。兩個行業(yè)有一點相同,就是都對健康不利。

        NBD:聽說你現(xiàn)在單干了,還在中融信托發(fā)了產品。

        唐:我們上周三開始發(fā)行的,銷售還可以吧,比預期好。

        NBD:記者的經歷對投資有幫助嗎?

        唐:財經記者的工作就是對所負責上市公司的動態(tài)進行報道,相當于該區(qū)域上市公司的研究員。做新聞的同時,我自己也在思考證券投資的邏輯。后來到了基金,對基金投資的整個流程了解了,就學會全面看待整個市場。相當于用6年時間做財經記者的積累,再加上一年在基金公司的提煉、總結,就形成了自己的投資理念。

        NBD:為什么去私募?

        唐:私募發(fā)展空間更大。在基金,我的年紀大了點,優(yōu)勢不是很明顯。

        NBD:最近看到一份統(tǒng)計,從2009年7月唐總接手新價值1期,至今的收益率在所有陽光私募中排名第一,唐總是怎么選股的?

        唐:我比較喜歡投資企業(yè)價值有提升的公司。我認為,不存在好公司或者壞公司,我都以動態(tài)來看待所有公司,好公司會更好,差公司會好轉,這就有機會。必須是企業(yè)價值在動,比如盈利由負數(shù)變正數(shù),盈利1變盈利10,這種公司就值得買入,而像公司的第一批產品下線,新生產線建成等因素,也可能成為我買入的理由。

        NBD:持有的期限一般多長?

        唐:持股周期一般就是一個月、一個季度或者半年,但是我不會刻意考慮持有時間,企業(yè)價值顯示出來,往往就是個把月或者半年,而我更傾向于買入中小市值品種,對于大小盤的轉換,轉換的時點只有極少數(shù)天才能把握住,今年很多人說轉,結果都沒賺錢。

        NBD:平時去上市公司調研的時間多嗎?

        唐:對上市公司要調研,跟蹤很緊。一個月幾乎一半時間都在外邊。

        NBD:近期市場開始反彈,你怎么看?

        唐:短期會反彈,反彈之后再向下10%,可能是緩慢進行。政府調控房地產特別嚴厲,調控政策產生的市場預期是成交量萎縮,地產開工、銷售下降,會產生房地產上下游不景氣,這樣銀行的盈利也會不景氣。市場要重新上漲,必須產生新的預期才能改變,比如調控放松,新一輪刺激經濟政策或者一線城市房價普跌。我個人判斷4季度如果房價跌下來,A股將可能出現(xiàn)修復性行情。

        NBD:短期有參與價值嗎?

        唐:預期調控政策松動可能會促發(fā)反彈,到8月末中報出完前,中報超預期和高送股的會有機會,另外,如果農行上市價格不高,也沒有額外政策利空出臺,加上中報業(yè)績超預期公司比較多,可能帶動市場反彈。機會就是中報,現(xiàn)在市場對業(yè)績很看重。

        NBD:你的新產品開始建倉了?

        唐:還處于募集期,到7月25日結束,如果發(fā)行到了我的量,我可能就提前完成募集。

        NBD:新產品準備怎么運作?會重倉操作嗎?

        唐:有個募集之后的思路,就是在凈值上漲到1.1元之前,倉位不超過20%。調整還沒結束,要控制風險。

        NBD:怎么看房地產板塊?領先大盤見底,最近反彈又是急先鋒。

        唐:萬科、保利6月份銷售數(shù)據(jù)不錯,壞的邊際是有限的,降價了,還是能賣出去,說明行業(yè)還是持續(xù)賺錢的。由于預期調控會放松,最先受益的將是房地產,而之前它的下跌又是最多的,所以反彈表現(xiàn)會靠前。

人物簡介

  童第軼:(上圖),曾任《中國證券報》記者,1998年~2003年,負責國際財經。2004年離開媒體后去人壽資產管理公司做研究,2006年至今任龍贏富澤公司總經理兼投資總監(jiān)?!   ?br />
        唐雪來:曾任《中國證券報》記者和《上海證券報》首席記者,媒體從業(yè)時間6年,負責上市公司和基金公司新聞,覆蓋過全廣東省的上市公司、基金公司,天津市上市公司、基金公司。此后在金鷹基金任研究員,廣東新價值任投資總監(jiān),目前任深圳財富成長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lián)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